机电工区严格落实矿井七个“站排头、争一流”的顶层设计,围绕流程优化、质效提升、成本管控、技术创新四个维度精准发力,持续深化各项措施,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夯实基础建设。
流程再造强根基,构建标准化作业体系。该工区借鉴西风井1#主通风机绘制施工网络图缩短2天大修工期的成功经验,针对2025年机电设备各项升级改造项目,超前组织人员系统绘制施工网络图与施工工序流程图,通过“双图联动”管控机制,可实现改造项目的可视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全过程管控。通过细化任务分解、时间节点预警等手段,可有效提升项目进度与质量。
工程立项提质效,打造精品化示范工程。该工区为进一步提高人员的综合利用率,围绕矿井“一字号”工程充填开采等重点施工项目进行工程立项,通过“立项-考核-激励”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激发参与施工人员的执行力、落实力和创新力。让肯干活、会干活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和认可。在提质提效的基础上,契合安全生产标准化“一次干好、一次达标”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示范化工程。
精益管控增效益,激活成本管理新动能。该工区深化“全要素成本管控”模式,筑牢全员“过紧日子”的思想认识,对材料消耗和配件的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实行“修旧利废+物料回收”双重考核机制,做到能修复的决不浪费,能“变废为宝”的充分利用,能复用的必须回收复用,深入践行“降本就是增资、就是增效益”的实际内涵。
锚定目标搭平台,激发全员创新活力。该工区以全年申报40项小改小革和30项实用新型专利为目标导向,依托郭金陵“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围绕机电设备升级改造和技术比武等载体,搭建“理论培训+实操演练+项目孵化”立体化创新平台。实施创新成果转化专项激励和年底评选“创新之星”等措施,不断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
机电工区将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持续深化管理创新,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为矿井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