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兴隆庄煤矿召开三季度“全员创新·岗位增效”创新成果评审会,集中展示46项一线职工主导的技术创新成果,激发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热情,让全员创新浪潮激荡百里煤海。总工程师孙学峰,专业副总师,相关部室负责人,各单位技术专业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巧妙改变思路让管道翻转,磨损区移至顶部,使管道寿命延长2-3年,为矿井节省大量成本。”
“掘进机摇臂销子防脱链的应用,不仅减少了销子脱落导致的设备维修成本,更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
主洗车间外管道翻转180度再利用、浅槽厂房内防坠网安装实现“秒级开合”、大功率简易皮带机驱动架制作实现节能降耗、刮板运输机机械式自动喷雾装置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评审会上,由前期征集的109项创新成果中遴选出46项成果现场发布,涵盖采煤、掘进、机电、辅助运输、洗选发运等各个专业领域。

发布人采用PPT汇报的形式,遵循“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数据支撑、直观呈现”的原则,图文并茂地展示创新成果,并阐述了成果在降低劳动强度、优化作业环境、提高安全效能、降低成本投入等方面的突破进展。评审组成员从项目的创新性、创新效果、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讨点评和严格打分,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提出项目优化改进、推广应用意见建议,推动项目真正转化应用服务于安全生产。

“一线职工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源于生产、应用于生产,要把创新基因植入安全生产环节的每个细胞,实现‘职工智慧点亮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共赢格局。”孙学峰说。

从井下一线的“草根发明家”到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导师团队”,从废旧材料的“变废为宝”到数智化系统的“迭代升级”……兴隆庄煤矿围绕“11341”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倡树“人人皆可创新,处处皆可创新”理念,持续深化“全员创新·岗位增效”活动,为职工搭建创新创效引领、赋能、转化、激励四大平台,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位职工在创新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将职工的智慧“星火”转化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