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心脏搭桥”巧解难题:煤泥池排水泵互备改造创效益

作者: 闫斌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4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在洗选发运中心,压滤车间的4个煤泥池如同系统的“肾脏”,承担着收集、处理洗水并实现闭路循环的关键使命。其中,庞大的4号煤泥池(50米×25米×5米)东西两侧各设一台排水泵——泵A负责向环形池供水,泵B则服务于高效浓缩池。两条水路泾渭分明,互不交叉,更无备用设备。这看似稳定的配置却暗藏隐忧:一旦任何一台泵“罢工”,不仅配件供应受制于成本紧缩政策,漫长的等待期更会直接威胁洗水循环的平衡,生产中断与环保风险如影随形。

da8606e0bed05b03edf581c20634623_副本

面对困局,一场为排水管路实施的创新“心脏搭桥”手术应运而生。中心技术团队精准施策,在4号池西侧A、B泵管路距离最近的“要塞”位置,巧妙架设一条连接“支架”,并在每条管路两侧分别加装一组控制阀门。这四只阀门如同智慧的“闸门”,通过灵活的开闭组合,赋予两条独立管路互为备用的神奇“魔力”:

日常运转时,阀门1、2、4开启,阀门3关闭,泵A、泵B各司其职;泵A“告假”时,关闭阀门1、2,开启阀门3、4,泵B即刻“转岗”,担起向环形池供水的重任(高效浓缩池无需排水时)。泵B“缺勤”时,关闭阀门4,开启阀门1、2、3,泵A迅速“补位”,将水流导向高效浓缩池(环形池无需排水时)。

这项投入少、构思巧的改造,一举破解了无备用泵的“卡脖子”难题,显著提升了系统韧性。其效益清晰可见。生产更连续。单泵故障不再意味着漫长的全线停滞,系统供排水能力得到有效保障,洗水闭路循环稳如磐石。成本大瘦身。 极大降低因排水不畅导致生产中断、外购新泵或紧急维修产生的巨额费用,配件供应压力同步缓解。环保添保障。稳定排水杜绝了因系统失衡可能诱发的溢流或水质风险,环保底线牢牢守住。同时,设备突发故障带来的运行与操作风险被有效化解。

此次“心脏搭桥”手术,是洗选发运中心在降本增效攻坚战中一次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实践。它生动证明:在成本严控的当下,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向技术巧思挖潜力,往往比单纯增加投入更能开辟新局。 以阀门之“巧”解设备之“困”,不仅盘活了现有资源,更显著提升了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洗选发运持续优化、绿色高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