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时讯

人人都是“申公豹”,精打细算创效益

作者: 岳蒙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哪吒之魔童闹海》火遍大江南北,影片中哪吒逆天改命、扭转乾坤的不屈精神令人动容,而申公豹这一角色的形象蜕变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重情、理智、勤勉、节俭,精通谋略且精准算计……

蓝白色卡通渐变独家新闻访谈微信公众号封面 (1080 x 1080 像素) 副本.png


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

将这种“精打细算”

融入现代企业管理

“过紧日子”的思想为纲

通过精细化管控全员参与

实现了从成本压缩到效益提升的转型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降本增效之路


1.png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家大业大,浪费点不算啥”

的错误思想

在职工中还有所存在


兴隆庄煤矿紧紧围绕两级公司《关于开展“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一系列形势任务教育活动,树牢职工“企兴我荣、强企我责”的主人翁意识,摒弃“成见”


1以三句半.png


“材料台账日日清,螺丝螺帽当黄金
废旧设备再上岗,新风尚!
紧日子里有担当,精益管理护远航
煤海深处谱新篇,再辉煌!”


连日来,兴隆庄煤矿“美好宣传队”宣讲员进基层、到井口,通过自编自演三句半等创新形式,将两级公司年度工作会要点概述、“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新一轮“爱企三问”大讨论等内容讲明、讲透、讲活,将“精打细算、深挖内潜,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根植于职工心中。


2职工.png


“这样的宣讲形式很新颖,企业的发展确实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如今过好‘紧日子’,未来才有‘好日子’。我会把宣讲内容带给我们班组每一名成员,让大家都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


一场场宣讲

进一步提振了干部职工

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精气神

让大家“企兴我荣”的自豪感更加突出

“强企我责”的使命感愈发强烈


2.png


细节决定成败

《哪吒2》中申公豹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

识破阐教的阴谋

倾尽全力保护陈塘关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兴隆庄煤矿坚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节支降耗为抓手,在“控、抠、淘”等细节上下足功夫,以申公豹式“锱铢必较”“步步为营”的智慧千方百计挖潜增效。


“小周,我刚拧下来的锚杆帽不小心掉了,丝儿没损坏还能用,你赶紧找找!”

“放心吧,师傅,这些可都列入‘回收清单’了,而且个个都有奖励,我都盯着呢!”


3综掘.png


一颗旧螺母的回收复用,是该矿坚持“过紧日子”、积极谋求降本增效有效途径的一个缩影。由该矿党政牵头、生产系统统筹,通过完善基层单位回收修旧考核机制、提高重要物资回收单价、狠抓现场管理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充分调动起干部职工回收创效的积极性,让“做好物件回收 一个也不能少”的行为自觉在全矿蔚然成风。

该矿严控成本费用预算额度

细化各类开支标准

完善拣选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回收交旧

强化修旧利废考核


“我们设立废旧物资存放仓库,建立回收台账,对每一件回收品奖励进行‘明码标价’,定期统计回收数量,按月考核结算,严格兑现。”该矿综掘一区区长王永涛介绍,“多回收复用一件旧品,等于为矿上省下一笔新品投入,提高这部分差价的奖励比重,职工回收有劲头儿,矿上也划算。”


4.png



3.png


申公豹将节省下的仙丹

毫无保留地赠予家人

体现了他对资源的珍惜

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在兴隆庄煤矿,每名职工都在通过节俭和资源再利用的方式,将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人人算成本、岗岗创效益”的现象在矿井随处可见,“深挖潜、细算账”的思想已经深入矿井工作的“细枝末节”。


5.png


锚杆车间职工将回收上井的废旧锚杆分类拣选、裁剪加工,打造成为吊挂管钩;废旧输送带经过精心裁剪加工,变为皮带清扫器和吊挂皮子;电修车间的电磁开关经过职工细心修复,让其改头换面“二次上岗”;矿车维修车间将损坏的矿车车轮打磨修复,使其重新踏上工作岗位,做到物尽其用、用尽其效……


6.png


“我为矿井献一计”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

是兴隆庄煤矿工会

每季度开展的

职工全员参与、挖掘创效潜力

又一重要举措


“建议上井报修的风动设备,各区队都标注好损坏部位,同时将损坏的零部件保存好一并上交,这样我们维修时既能省时省力,也能节约一大笔成本。”该矿生产服务中心风动工具维修班班长高生柱的建议无疑对矿井修旧利废、节支降耗有着巨大帮助。


高生柱所在的班组人人心中都装着一本“经济账”,个个会念“省钱经”,光是今年1月份,就完成修复气动锚杆钻机24台、气动隔膜泵8台、注浆泵12台、凿岩机支腿和机头8台、锚索涨拉机具千斤顶6台……创造价值近百万元。



在兴隆庄煤矿,人人都是“哪吒”,都在以势如破竹、开拓进取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奋勇争先、发光发热;人人也是“申公豹”,发扬着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以“精打细算”的谋略智慧,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着手,将“过紧日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