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生产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动中心内部成本管控,全力提高废旧物资的 “利用价值”,把修旧利废视作深化“六精六提”精益管理的内在驱动力,持续挖掘降本创效的潜在能量,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该中心在强化成本意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开展成本核算案例分析研讨会以及树立成本节约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倡导精细算账理念,要求职工在工作开展的前期规划阶段,就依据项目需求、资源配置等进行详细成本预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实时监控各项费用支出,及时调整偏差;在工作完成后,进行全面复盘核算,确保将每一项可能被遗漏或忽视的成本都清晰梳理出来。秉持 “人人都有改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空间” 的先进理念大力推进现场 6S 管理,从工作环境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素养提升等多维度入手,严格把控 “浪费” 行为的源头。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维修成本和生产停滞损失等。并且始终坚持变废为宝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将原本废弃的材料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或部件,从而实现废旧物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挖掘。
该中心借助固废大棚和加工维修车间等特色场所资源,打造成为修旧利废的 “前沿阵地”。在这些 “淘宝屋” 里,中心组织技术精湛的职工团队自主开展一系列修旧利废与回收复用工作。如精心加工皮带吊钩,从废旧皮带中挑选出可利用部分,经过切割、打磨、钻孔等多道工序,制作出质量可靠的皮带吊钩,满足矿井生产中的吊运需求;针对受损溜槽,采用焊接、修补、矫正等工艺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使用功能,避免了新溜槽的购置成本。同时,利用废旧材料积极推进标准化整治工作,将废旧的金属板材加工制作成各类防护栏、标识牌等,不仅美化了矿区环境,还使废旧物料焕发出全新价值,在场区内随处可见 “旧貌换新颜” 的生动场景。
该中心坚定不移地秉持 “能用不领新、能修不丢弃” 的基本原则,全方位严控生产成本,深度挖掘闲置设备的潜在价值。中心大力推行物料循环利用策略,精心制定了详细的物料循环利用流程和标准。例如,对于弯曲变形的金属材料,通过专业的矫正设备和工艺使其 “弯变直”,重新用于设备框架或支撑结构的制作;将过长的物料根据实际需求 “长变短”,加工成合适尺寸的零部件;把废旧但仍有部分可用功能的设备或部件进行修复和改造,实现 “旧变新”;对于大型设备中损坏的小型部件,将其拆卸下来进行单独修复或改造后应用于其他小型设备中,达成 “大变小” 的高效利用。通过这些举措,让众多 “旧设备” 重新焕发出 “新活力”,大量闲置物资得以重新 “上岗”,切实确保了将其价值 “吃干榨净”,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成本效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