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美好兴隆
矿图欣赏

提底气 增甜头!兴隆庄煤矿职工幸福感“涨”起来

作者: 范凤霞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8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闲置不是废置,库存亦是‘金库’”“成本降下来,效益提上去,咱们职工收入也能涨上去!”——这是兴隆庄煤矿职工的实在话。

图片

不搞“花架子” 

专啃“硬骨头”

该矿从资产、能源、人员方面下真功,把每一分资源都用在刀刃上,既让矿井发展有了底气,也让职工尝到了甜头。

图片
精益盘活
唤醒“沉睡资产” 释放存量价值

兴隆庄煤矿不把降本当“短期突击”,而是靠精益项目打“持久战”,核心就是“让每一份资源释放最大价值”。



该矿打破以往物资“重采购、轻盘活”的模式,对全矿材料领、用、收、存数据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动态台账,精准掌握各类物资存量与使用需求。

针对长期积压的设备、配件,矿上组建专项盘活小组,通过“跨区域调配、修复再利用、改制新用途”三措并举,让“沉睡资产”重焕生机……将闲置的小型电器配件拆解重组,适配到其他设备上继续使用;“大拆小、整变零、弯变直、长变短、废变利”,最大限度地达到物尽其能、材尽所用的效果。

严格执行“能干不外委”原则,对小型维修、改造项目,优先由矿内技术团队承接,既减少外委费用,又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采购、使用、维护到报废,每一个环节都明确责任主体与考核标准。对达到使用年限但仍有修复价值的设备,纳入“重点改造清单”,由“专家团队”制定专项修复方案,通过零件翻新、性能优化,使其重新投入生产。
图片


智慧节能

精准“抠”能耗 算好“绿色账单”


能源消耗是矿井成本管控的重点领域,该矿以“智慧化、精细化”为抓手,在“一度电、一方水”上做文章,打造绿色节能新模式。




用电管理

不仅延续“避峰填谷”策略,更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智慧控电”。对地面供电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对办公区域,推行“人走电断”智能控制,减少无效能耗,让电用在“节骨眼”上,减少用电浪费。同时,对工广区域长期闲置的负荷线路进行清理拆除,避免线路损耗。



水资源利用

坚持“循环利用、梯次使用”原则。对水源井管路、阀门进行全面排查检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建立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将井下排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井下防尘、地面绿化、设备冷却等,大幅降低新鲜水用量,真正实现“把水资源榨干用净”。



避免降本“一阵风”

建立固化评价机制:每月对精益项目成效进行复盘,从成本节约额度、流程优化效率等维度打分,合格项目纳入标准流程推广,不足项制定整改方案,确保降本增效“长流水、不断线”。该矿经营管理部负责同志说:“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数字好看,而是让精益思维成为每个岗位的行动自觉。”


图片


全员参与

激活“每个细胞” 让节支意识入人心


把“降本”和职工钱包紧紧绑在一起,让每个岗位都成“创效阵地”,职工干活更有劲儿。


该矿明确生产成本、矿井效益与职工收入的关联关系,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让每一名职工都成为“经营能手”,每一个岗位都成为“创效阵地”。将降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每个职工,明确“成本与收入直接挂钩”的考核机制。




在各车间班组,“淘宝箱”与“节约包”成为物资回收的“小抓手”。职工将更换下来的小零件、剩余边角料随手放进“淘宝箱”,定期由专人汇总到回收物料存放点,下井作业时携带“节约包”,把管卡子、密封圈等小配件及时回收。综掘一区技术员介绍:“我们对回收物资分类加工,旧螺栓修复后重新上紧,边角料做成简易工具,仅这类小配件复用,每月就能省2万多元。”




严把材料计划审批、控制、用料监督、交旧领新“四道关口”,健全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台账,严格执行“谁发放谁签字、谁使用谁签字、谁回收谁签字”制度。该矿综采一区材料员说:“现在领料要按计划清单,用多少领多少,回收的旧料必须交回才能领新,每颗螺丝钉都有‘身份记录’,一点都不能乱。”


从精益项目推进到能源节流

从物资盘活到全员创效

兴隆庄煤矿正以“钉钉子”精神

深耕降本增效

每一分钱都花在“自家锅里”

每一份资源都创造“最大价值”

每个环节都充满“效益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