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区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创新实施以“自主培训、自主提升、自主保持”为内容的“三自主”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区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机电动能。
强化自主培训,锻造过硬本领“强根基”
人才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执行主体和最终保障。该工区充分利用班前会、技术学习日等碎片化与集中化时间,深入推进标准学习。每日班前会上开展“每日一标准”精讲、风险预警及关键流程提问;于每周技术学习日组织“标准小课堂”,由技术员或骨干借助现场照片、视频深度解读标准条款,结合典型问题剖析根源,实现以案促学、强化认知,营造“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浓厚氛围,推动职工从“要我标准”到“我要标准”的根本转变。
强化自主提升,明确提升路径“明方向”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在持续。工区主动对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验收要求,针对六采区配电点、充填采区配电点及1316配电点等地点,制定并落实了详细的自主提升方案。通过分阶段推进、清单化管理、闭环整改等措施,累计吊挂整理高低压电缆6000余米,悬挂制度牌板18块,完善各类标识100余处,更换充填一号轨道巷管路固定架107组,现场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深入开展“精品机电硐室”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常态长效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档升级。
强化自主保持,构建长效机制“固成果”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难点在于长期保持。该工区摒弃“一阵风”、“运动式”的做法,将设备包机、区域巡查、标准维护等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一个班组、每一名职工,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一台设备、每一段管线、每一个硐室都有人负责、有标准可依、有考核约束。建立由区队干部、班组长组成的日常督查小组,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现场标准化保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移动终端拍照、查验视频监控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和透明度。通过构建并落实自主保持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持续巩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