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
ICQCC台北赛场传来喜讯
兴隆庄煤矿“匠心筑梦QC小组”
再次扬威国际质量峰会
从全球5000余支顶尖队伍中脱颖而出
将金奖收入囊中
这次成功突围
不仅成就了兖矿能源唯一一家
“三年四金”的辉煌
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煤炭企业的
质量硬实力与创新精气神

ICQCC赛场向来是全球质量领域的“武林大会”,今年的角逐尤为激烈——16个国家的参赛队伍中,既有国际知名企业的精英劲旅,也不乏“国之重器”级别的行业标杆。而兴隆庄煤矿“匠心筑梦QC小组”的登场,自带一股“破圈”的锐气:作为传统煤炭企业的代表,他们带着“降低煤矿井下道岔监测故障频率”这一充满行业特色的课题,要在国际舞台上证明“黑金子”里的创新力量。
这趟征途,从来不是坦途。他们要闯的是“语言关”与“专业关”的双重考验。道岔监测里的复杂机械原理、故障预警算法的精密逻辑、设备运维优化的实操经验……这些扎根井下的“硬核知识”,既要精准转化为专业英文术语,又得用全球同行听得懂的语言讲清讲透,每一个单词的打磨、每一组数据的呈现,都浸透着团队的巧思与执着。

奖杯的光芒背后,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4岁的队伍,用三个月“连轴转”的拼搏写下的青春答卷。
张金中带着仪器钻进狭窄昏暗的井下巷道,一趟趟往返于道岔之间,逐个采集监测数据——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是课题研究最坚实的“地基”;
清晨的会议室里,团队成员对着专业词典逐字抠英文讲稿,一遍遍练发音、顺逻辑,对着镜子校准手势与表情,只为在国际评委面前展现最专业的姿态;
运营管理部牵头统筹时,无数个深夜的灯光下,方案被反复推翻又重新梳理,只为找到降低故障频率的“最优解”……
当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评委抛出犀利提问,小组成员从容接招,英文应答流畅精准,无缝衔接的默契里,藏着无数次模拟演练的汗水。从井下奔波的泥泞脚印,到深夜修改的方案手稿,再到练到沙哑的嗓音,这群年轻人用煤矿人特有的坚韧,把“不可能”变成了“我能行”。
这份金奖
是“匠心筑梦QC小组”的“三连冠”
首秀惊艳亮相
云端发布坚守初心
全英文突围
在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核电等强队环伺的赛道上,一路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三次出征斩获四金,这不仅仅是一串奖杯的数字,更是证明了深埋地下的“黑科技”同样能闪耀全球,是兖矿能源“质量强企”战略的生动注脚。
站在新的起点
“匠心筑梦”的故事还在继续
国际赛场锤炼出的精益求精
正悄然融入矿井的每一个角落

从井下道岔的精准监测
到生产环节的质量改进
这群年轻人将带着金奖的荣光
把“质量基因”深植于发展的土壤
为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