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时讯

兴隆庄煤矿:筑牢班组根基 护航矿井高质量发展

作者: 范凤霞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3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班组作为最基础、最活跃的“细胞单元”,其战斗力直接决定整体发展成色,兴隆庄煤矿以“制度筑基、创新赋能、精细提效”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举措,将班组打造成安全生产的“稳固基石”与创新创效的“活力源泉”。

图片

图片
图片
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
让责任“看得见 落得实”


责任清晰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该矿从“人、岗、责”三维度出发,搭建起闭环式班组管理制度体系,让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每一份责任都精准到人。


该矿深入剖析各班组岗位分布与人员配置,将班组长的管理职责、岗位职工的操作标准细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责任清单”,小到设备巡检频次,大到应急处置流程,均明确具体要求。系统梳理安全互保联保、班前会管理、绩效考核分配等核心制度,同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与安全奖惩机制。在井下作业现场,自主管理班组成员通过“帽贴亮身份、臂章显职责、马甲划区域”的可视化方式,既增强了身份荣誉感,又主动接受全员监督,让“我的安全我做主、现场安全我负责”从口号变为行动自觉。创新推行“月考核、季奖惩”反馈机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班组绩效奖金、个人评优晋升挂钩——先进班组不仅能拿到更高奖励,还能获得“流动红旗”等荣誉表彰,真正“有面子、得实惠”;后进班组则通过考核反馈明确短板,制定整改方案,在全矿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氛围,实现“月月有重点、季季有突破”。


图片
图片
打造沉浸式培育场景
让技能“学得会 用得上”


该矿打破“课堂到现场”的壁垒,用“身边事教身边人”,让技能提升与安全意识培养更鲜活、更接地气。


他们把安全培训的“课堂”直接搬到井下掘进面、采煤面,邀请经验丰富的老矿工“手把手”教学——指着运转的设备讲解操作风险点,结合真实作业场景演示应急处置技巧,从“理论灌输”变为“实景演练”,让新职工快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老职工补足知识短板。开展“安全微课堂”竞赛,鼓励班组员工当“主角”:自编自演安全情景剧,把违章操作的后果、规范作业的重要性融入剧情;分享岗位安全小故事,从“一次差点发生的设备故障”到“一个避免事故的小妙招”,用身边案例让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有温度、易记忆,潜移默化中筑牢全员安全防线。依托班组技术人才,组建“小革新、小发明”攻关小组,围绕井下作业中的堵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常态化组织技能培训、经验交流会,通过“导师带徒”“技能比武”等形式,既培养了职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又集众智、汇众力破解生产难题,为矿井创新创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片
图片
织密全流程监督网络
让隐患“早发现 快整改”


安全生产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该矿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从“查、防、改”三个环节入手,构建起覆盖班组作业全流程的安全监督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控、在控。


推行“班组自查+交叉互查+动态抽查”隐患排查机制:岗位员工每班开工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逐项检查设备线路、防护设施等关键部位;班组间每周开展交叉互查,在借鉴彼此经验的同时找准自身不足;矿级管理人员不定期动态抽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问题-责任-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不遗留、问题不拖延。在班中作业时段,构建“全员监督+专业监管”双重防线——一方面鼓励员工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安排安监人员定点盯守关键作业面、专业技术人员巡回检查重点环节,同时组织群监员开展现场巡视,对安全生产实行“静态管理+动态管控”,将违章行为、潜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交接班环节,要求班组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状态、作业进度、隐患排查情况,确保下一班精准掌握工作重点;区队管理人员则通过规范整理班组资料,精准识别管理薄弱环节,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班组、问题及时解决”。


从制度完善到创新实践,从细节管控到全员参与,该矿以班组建设为切入点,将“安全第一、效率优先、创新驱动”的理念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不仅筑牢了安全生产的“防火墙”,更激发了基层团队的内生动力,为矿井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