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时讯

兴隆庄煤矿:激活班组“神经末梢” 擂响四季度攻坚奋进鼓

作者: 李丽华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兴隆庄煤矿

以“精耕基础、精雕制度、精准创新”

为核心抓手

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班组赋能机制

让每一个班组

成为驱动矿井前行的强劲“动力源”

每一位职工都化身担当实干的“实干家”

奏响决战四季度雄浑“活力交响曲”




图片

图片
01
制度筑基,以“刚性标准”筑牢安全防线

“过去是‘要我安全’,现在是‘我要安全’!”综掘一区班长王红杰的感慨,道出了兴隆庄煤矿制度革新带来的深刻转变。


四季度的战鼓已经雷响,该矿以“五型”班组建设为纲,升级“考评标准-考核细则-奖励制度”三维管理体系,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刚性标准,让制度从“纸上条文”变为“行动准则”。绩效分配上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将安全、效率、创效等核心指标进行细化,通过“工资单公示”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


同时,将各岗位操作规程转化为“岗位行为清单”,配套推行“安全晨会九项流程”,从风险预判到隐患排查,从操作规范到应急处置,让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班组长、轮值安监员佩戴专属臂章“亮身份、强监管”,实时纠正不安全行为,构建起“个人无违章、班组无隐患”的安全闭环,为四季度生产筑牢“防火墙”。



图片


图片
02
精准赋能,用“定制培训”锻造攻坚尖兵

聚焦各工种、岗位的差异化需求,创新推出“定制化培训套餐”,从实战出发锻造高素质攻坚队伍,让培训内容真正贴合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设备维修班组,开设“设备维修实操课堂”,技术骨干围绕常见故障排查、设备日常维修等技能,采取“理论讲解+手把手示范+职工实操+现场纠错”的模式,确保每位职工都能吃透技术要点、掌握实操本领。针对新入职职工,实施“一对一”导师带徒制度,为其匹配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资深职工作为导师,从安全规程、岗位技能到作业习惯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新职工快速适应岗位、安全上岗。


常态化举办“岗位必知必会竞赛”“技术比武擂台赛”等活动,覆盖采煤、掘进、机电、通防等关键专业,让竞赛现场成为解决生产问题的“实战考场”,表彰奖励竞赛中的优胜者,让“技能过硬”成为职工职业发展的“金字招牌”,为矿井四季度攻坚注入强劲人才动力。



图片


图片
03
创新创效,让“班组智慧”破解生产难题

精准把班组定位为矿井创新体系中的“最小创新单元”,让创新活力在生产一线的神经末梢充分涌动。精心策划并发起“节支降耗我有妙招”“五小创新”等系列活动,打破“创新是技术人员专利”的固有认知,引导全体职工立足岗位实际,从生产流程的细微之处探寻创效空间。无论是“省下一度电”的用电优化,还是“修好一个旧零件”的修旧利废,或是优化操作步骤、改进工具配件等微小改进,都被纳入创新创效的范畴,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同时,构建起“创新提案-评审-推广-奖励”全链条闭环机制。职工自主提交创新想法,专业评审团队对提案的可行性、效益性进行科学评估,并对通过评审的优秀成果进行全矿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最后依据创新带来的实际价值给予提案人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让“班组智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益。



图片

图片
04
文化聚心,用“温情纽带”激活内生动力

走进掘进工区的职工小家,一面“亲情文化墙”总能吸引职工驻足。墙上整齐张贴着各班组职工的全家福,照片里家人的笑容温暖而真挚,下方还附着家人的安全嘱托——“注意安全,等你回家吃饭”“爸爸平安,就是全家的幸福”。


“每次下井前看一眼家人的照片,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安全生产的责任。”职工张安稳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职工的心声。


除“亲情文化墙”外,在各车间、班组打造“全员幸福墙”“班组荣誉墙”,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集体荣誉感与认同感。常态化召开班组座谈会,耐心倾听大家在工作安排、生活保障、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诉求与建议,真正把“单向传达”变为“双向沟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职工期盼,不仅拉近了矿井与职工的距离,更让全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四季度攻坚凝聚起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