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时讯

听报告 谈感悟 干部职工有话说

作者: 林丽丽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4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7月9日,兴隆庄煤矿组织干部职工在分会场以视频的形式收看山东能源集团改革创新暨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巡回宣讲报告会。

报告会结束后,干部职工展开了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宣讲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各自岗位上积极进取,为兴隆庄煤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他们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一起来看

↓↓↓

01
掘进工区党支部书记  罗伟


通过聆听八个单位改革创新暨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巡回宣讲报告宣讲,我对改革创新暨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也收获了诸多感悟。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持续发展,任何一个行业、一个矿井如果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实实在在的动力来支撑,而改革创新就是这股核心动力。就拿矿井发展来说,以往很多矿井依赖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越来越难以生存。而那些勇于改革创新的矿井,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创新产品技术、转变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研发出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02
综合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 李成义


参加这次能源集团改革创新暨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巡回宣讲报告会,我深受触动。会上,8位来自山能下属企业的宣讲人员围绕五转五增五提升和爱企三问等内容展开宣讲,让我清晰认识到当前严峻形势。降本增效是我们当下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在日常管理中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思想转变也至关重要,不能再因循守旧,要以创新思维面对新挑战。在发挥作用方面,作为党总支书记,我会带领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全体职工力量。同时,积极探索服务创新模式,通过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企业度危求进。

03
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 崔晓东


今日聆听报告,深受震撼与启发。报告会描绘了集团面临的挑战,以改革创新蓝图指明度危求进的航向。宣讲阐述了“危”与“机”的辩证关系,指出“躺平”“躺赢”不可行。报告提出的改革举措和发展路径,如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既切中要害又立足长远,体现顶层设计深度和战略定力。改革创新既是外部要求,也是内生需要。度危求进关键在“进”,动能源于每个人的担当与行动。作为集团一员,我深感“本领恐慌”的紧迫,要跳出舒适区、拥抱变革。我会将宣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岗位,以“躬行者”姿态参与集团创业,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4

综合服务中心车间工会负责人 罗广利



面对当前挑战,助力企业逆势突围,是每一位职工必须深思的课题。正如“深挖井方能饮甘泉”,越是艰险越要迎难而上——困境之中,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度危求进的关键,在于以清醒的危机认知为前提,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以降本增效夯实生存根基,靠凝聚合力激发团队潜能。作为地面综合服务单位,更需立足实际、审时度势,在复杂形势中找准发力点:既要强化责任担当,将服务保障的每一项工作做精做细;又要运用系统性思维,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的攻坚格局。唯有如此,才能在逆境中蹚出转型之路,在服务矿井主业中展现作为,以扎实的行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企业稳步前行注入坚实力量。
05
综采一区核算员  张毅


作为综采一区职工代表,参加能源集团改革创新暨高质量发展宣讲报告会,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兄弟单位在智能化升级、精细管理、降本增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让我深刻认识到,面对行业新形势,唯有主动变革、创新求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作为生产一线的骨干,我们必须带头打破传统思维,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效率提升等方面深挖潜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职工智慧,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真正把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下一步,我将以此次宣讲会精神为指引,带领工区职工对标先进、真抓实干,在智能化建设、工艺优化、成本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综采智慧”和“综采力量”!

06
生产服务中心铆焊车间班长 刘鑫


通过聆听这场改革创新暨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巡回宣讲会,我深受触动。当听到把“紧日子”过成“好光景”时,我真切感受到,咱们一线工人的点滴努力,正是企业度危求进的底气。作为生产服务中心铆焊车间班长,听完宣讲更觉责任在肩。除了车间的日常工作,我经常带着班组弟兄们在固废大棚里“淘宝”:回收的机加工件,拆解、打磨、补焊后重新下井;40T溜槽磨损了,就换件翻新、校准尺寸,让旧设备重焕生机。每月只是40T溜槽维修就能省5万元,机加工件回收复用更能省下8万元。以前总觉得这是“小打小闹”,现在才懂,这正是“度危求进”的微观注脚——把别人眼里的“废铜烂铁”变成生产线上的“香饽饽”,既练了技术,又为矿上攒了家底。先进单位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中藏着机遇。以后我会带领班组更精细地抠成本、挖潜力,让修旧利废的“针线活”,缝补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好光景”,以实干为矿井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添砖加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