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生产
创新创效

我矿: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抱团”聚智赋能

作者: 谢红玲 王冰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01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从独自活动到联盟共享,从单打独斗到抱团成长,引导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强强联手,组建“美好兴隆众创空间”,提升联合攻关、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培养了“大国工匠”3人,省部级高端人才32人,高技能人才比例达63.7%……这是我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111

  “拧绳 铸链”——创新“责任田”  

    “技能人才是支撑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矿工会负责人表示,“只有把他们拧成一股绳,铸成一根链,才能培育出更多技精业强的高技能人才。”

222

     ”怎样“拧绳”?如何“铸链”?      

针对各个工作室在各单位分散运行、单打独斗,集中组织开展活动较难,创新研发思维狭窄的现状,我矿充分发挥以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三位“大国工匠”领衔的10家兖矿能源级以上和8家矿井劳模创新工作室优势,依托职工技能实训基地,建成“美好兴隆众创空间”,将分散的工作室“集群”,让各工作室“联盟”、“抱团”攻坚。      

筹建过程中,矿工会与各工作室成员一起制定工作制度,明确集群宗旨、架构和组织分工等内容。设立工作室创新活动专项经费,矿工会负责日常管理、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创新成果、若干次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名师带徒等活动及上级相关要求完成情况。     

 同时,细化集群联盟工作职责,在技术攻关、交流协作、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创新创效工作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让劳模工匠成为思想上的传播者、技能上的传承者、创新上的引领者、行动上的示范者,带动全员创新、建功立业。

333

“集群 搭桥”——扩大“朋友圈”      

“将分散的工作室进行集群,既为各工作室架起了交流互动的连心桥,更为矿井生产、研发等拓宽创新思路,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大国工匠”高兴亮表示,众创空间集群联盟能够进一步打破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壁垒,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抱团取暖”。
      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集群后,集智创新、协同攻关,实现了强强联合。加强了各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互补作用更加明显,资源整合和利用率明显提高。各工作室的技术优势互为共融,常态化开展“管理大课堂”“工匠小课堂”“创客微课堂”等学习培训活动,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带出了一大批年轻有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大国工匠”郭金陵说:“我们集群成一个整体,各工作室的优势更加凸显,比如在自动化控制方面我的工作室是最有优势的,王成的工作室侧重在电子技术方面,秦钦、马克林的工作室是通讯监测的标杆,张会宗、谢春清在井下电气设备维修的优势更加明显。如今,不同专业不同工作室的交流更加便利,在某些项目创新上能及时相互帮助共同研发,实现共赢。”      

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接下来,矿工会将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扩大“朋友圈”,努力把创新工作室集群联盟打造成示范带动作用强、创新效果好、影响广泛的工会工作品牌。

444

“魅力 加速”——凝聚“新优势”      

在第22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技能示范赛上大放异彩的自主管理科研项目“采煤机司机智能考核系统”,就是我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集群后的显著成果。      

“采煤机司机智能考评系统”以其独特的智能“魅力”,通过各项技术真实还原采矿类大型设备操作现场情况,解决了实操培训考核标准不统一、缺乏量化指标、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的考核问题。该系统是基于信息采集与处理、PLC控制系统、网络通讯、5G通讯技术原理,研制开发的智能培训考核软硬件系统,可实现512路开关量、模拟量、数字等信号数据实时显示,操作动态跟随,考核界面动态演示。      

在智汇赋能、全员创新不断发展的机遇之下,我矿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集群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职工秦钦、徐晓晓、李泉波、刘桂峰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技术大师”称号。郭金陵荣获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王小波获第22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金奖第一名。     

同时,通过开展“全员创新·岗位增效”“五小”、实名操作法等劳动和技能竞赛,正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