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中国机长》,讲述了一架川航航班在突遇罕见极端险情的情况下,机组成员还能把飞机控制住,并安全降落,造就了人类航空史上的世界奇迹。是什么因素成就这场奇迹呢?电影的最后,张涵予饰演的机长给出了我们答案——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在这里,我也想借助“美好兴隆,责任有我”主人翁意识主体教育活动的载体,讲述我们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职工公寓党小组,一支爱矿爱岗、履责担当、有令必行、务实前行的优秀党员队伍。这支队伍中有管理人员,有班组长骨干,还有退伍老兵,在矿井连续三次接受新冠疫情的考验中,他们代表的每一颗党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践行初心,履职尽责,持续闪耀着熠熠光辉,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鼓劲。
他是退伍33年的老兵——郎殿喜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在我的理念里,工作这么多年,无论领导安排什么工作,首先就是服从。”践行工作职责,是他全力以赴干好工作的内生动力,更是他的一种信仰和高贵品质。
2020年春节第一次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矿井一声令下,所有周边赶班人员集中住宿在职工公寓,那时的他刚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接到任务,二话不说,以岗点为战场,带领职工迅速将住宿物品、日用设施、安全措施、秩序维护等工作在短时间内立即到位。忙碌之余,细心的他发现一名副班长的状态不对劲,通过谈心了解,找到了症结所在,正班长因家住矿外而被隔离无法上班,副班长挺身而出,任劳任怨,只是性格有点内向,一方面组里的工作要独当一面,身体劳累,下班后还要照顾即将中考的孩子,另一方面是第一次面对疫情,心存未知,造成心理恐惧,情绪不稳。他拿起电话与正班长取得联系,深入了解副班长的脾气性格,为人处世方式,及时与副班长沟通,鼓励打气,理顺了该职工的畏危情绪,让她放下思想包袱,集中精力投入到服务接待中去。还有一年就退休的他,把岗位现场变成了践行初心、淬炼党性的考场,为党员和职工树立了一根风向标杆,彰显了一名军人的雷厉风行和冲锋向前的风采。
2022年4月,第二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赶班人员又一次集中入住在公寓,因为电信通讯公司与矿所签合同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公寓全线断网,他又担当起相关信息部门的“联络人”,在单位之间沟通协调,还要不厌其烦地向住宿职工反复耐心解释,及时告知项目进展情况,并在网络恢复后,对公寓配备的72个路由器无一遗漏进行地毯式排查,一一测试,对存有故障的房间做好登记,逐个查找问题给予报修,让职工下班后能够享受网络通畅的便利和资讯丰富的业余生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说这是他作为一名后勤保障人员的坚定信念。
他是耐心细致的班组长——赵玉伟
自2022年9月2日起,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公寓又一次接待1029名常住和临时入住职工,人员骤增,与之配套的饮水器材损耗、设施故障更换、锁具照明维修、管路堵塞等工作量随之增加,为确保职工正常舒适的生活秩序,作为维修组组长,性情缜密耐心的他,事无巨细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对各楼层配备的电热水器和智能净水器亲自维修,覆盖公寓的消防监控设备要进行更换,工期需要20天,没有了自动化设备的帮助,他就安排双人值班,加大每天人工巡视楼层的频率,全力保障职工安全住宿,放心休息。班组的事务大到人员调配和设备维修,小到对施工人员乱扔烟头的监管处理,厕所除臭香剂种类的选择,他都会事必躬亲,上心负责。
他说,“我们干的就是婆婆妈妈、反反复复的服务工作,只有让职工在我们这里安居,他们才有精力去乐业!”他用脚踏实地、扑下身子的务实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改善了公寓的住宿环境,受到住宿职工的一致好评,保障了入住职工心情舒畅,身心愉悦,拥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矿井的安全生产中去。
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如果你是驾驶员,就要肩负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你是医生,就要肩负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你是教师,就要肩负祖国花朵的培养;如果你是厨师,就要肩负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如果你是工人,那么你就要肩负建设城市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履行好属于自己的职责,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这支队伍中的每名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毅力和汗水,发挥出表率和辐射作用,成就了每个人的精彩和亮点,也成就了集体的进步和荣誉。今后,他们还会将继续用主人翁的姿态团结奋进,形成克难攻坚的工作合力,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矿井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