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时讯

疫情防控 从“戴好口罩”开始

作者: 岳蒙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05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而“口罩”作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调查发现,两个人同时上洗手间,甚至擦肩而过,如果双方没有戴口罩,即使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就完成了病毒传播,传播速度非常快、非常强。同时,病毒还有隐匿性强、传染性强、潜伏期和代间距短、免疫逃逸能力强等特点,一旦发现,往往已隐匿传播一段时间,快速扑灭疫情难度增大。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均报告有未做好个人防护被病毒“秒传染”的案例。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3月17日,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中学校门外,因一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未戴口罩,导致病毒在一定范围内快速传播,30多人被感染。今年10月9日,一病例从呼和浩特返回韶关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让其携带的变异毒株BF.7在韶关市社会面造成重大传播风险,公安机关对该病例进行立案侦查。

口罩1

之所以会出现“秒传”现象,甚至在空气流通的室外也不能幸免。一方面,本轮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病毒载量较高,传染性极强,该毒株的基本再生数为18.6,通俗讲就是平均1个感染者在其传染期内能够传染给18人。尽管室外区域空气相对流通,但在人流密集的情况下,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不论室内还是室外,只要还有其他人在场,就应佩戴好口罩,并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等,除了未规范佩戴口罩导致的交叉感染,新冠病毒还有可能附着在感染者衣服上、手上,在擦肩而过的瞬间转移到健康人身上。如果当事人没有洗手消毒就揉眼睛、触摸口鼻,就有可能导致病毒的“二次传播”。因此,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口罩2

实践证明,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戴好口罩才是阻断病毒传播的“第一关”。这6个日常生活场景,千万记得戴口罩!

① 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② 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③ 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④ 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⑤ 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

⑥ 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那么,要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请做到以下六点:

① 洁双手。日常注意手卫生,佩戴和摘下口罩时,要洗手。

② 辨正反。戴口罩前,请将口罩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如口罩无颜色区别,可根据口罩皱褶判断,皱褶处向下为外。

③ 严密合。戴口罩时,用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同时快速吸气,检查空气是否从口罩边缘包括鼻梁处泄露,再调整鼻夹。

④ 防飞溅。打喷嚏或咳嗽时不需要摘下口罩,可适时更换;如不习惯,可摘下口罩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⑤ 护幼儿。帮小朋友整理口罩时,要做好手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碰孩子的口罩、脸或者头部。

⑥ 巧更换。口罩佩戴使用中,如果发现口罩明显潮湿或脏污时,建议立即更换新口罩,以免影响防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