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时讯

【每周一星】“红花配绿叶” 这个班组不一般

作者: 岳蒙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02日   来源: 兴隆庄煤矿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而在兴隆庄煤矿生产服务中心,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组,只有班组成员5人——唯一的男班长高生柱以及他的4名女班员。他们肩负着全矿井下所有采掘单位锚杆钻机、凿岩机、涨拉机具、注浆泵等风动工具的维修管理工作。

图片

 多年来,他们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牢树“美好兴隆 责任有我”的意识与担当,视班组如家,视矿如家;他们履职尽责,团结协作,如同急诊医生一样每日忙碌在工作现场,为每一次维修任务划上圆满的句号;他们精益求精,创新突破,补短板、强本领,拒绝“躺平”,展现出美好兴隆人的勤劳与智慧。他们,就是兴隆庄煤矿生产服务中心风动工具维修班。

图片
敢打硬仗 在“管”上下功夫


图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样,这个班组虽然不大,但它的工作却样样不少。光各项记录本就有八、九种,班前班后会记录本、安全学习记录本、风动设施回收、修复、发放台账等等,每一种记录都代表着一项工作。

 高生柱根据女职工细致认真的特点,从建章立制入手,将班组的安全管理、技术学习、物料管理等日常工作责任明确到人,促进班组规范化管理,逐步提高班组基本建设水平。他常说,“我们5个人就像是一只手的5根手指,虽然每根手指长短不一,但是只要握紧,就能变成一个拳头。”平时工作中,从安全隐患排查、设备故障检查再到现场物料摆放、节约用料等细节方面,总能看到他与女班员们交流经验的身影。

 不仅如此,作为班组长,也是班组里唯一的男爷们,高生柱在工作上也是处处身先士卒,脏活累活抢着干。今年5月份的一天早晨,高生柱正在开着班前会,一名采煤工区材料员“破”门而入,中班急需下井4台气动隔膜泵。为了不影响井下生产任务,高生柱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将一台隔膜泵抬了出来,女班员们见状也一齐行动起来,清煤泥的、喷松动剂的、拆螺丝的,终于他们在中班下井前按时完成了任务。

图片
精打细算 在“省”上做文章

图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生柱不仅在专业知识学习、规范操作等方面以身作则,在修旧利废、节支降耗方面也处处起到带头作用。有次,班组成员马小荣在收拾工具台时,准备将几个拆卸下来的沾满煤渣的弹簧垫扔掉,高生柱见到急忙阻止,捡起来吹吹上面的煤渣说,“这些可都是宝贝,留着留着,以后肯定用得着。”正是这种“过紧日子”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组里的每一个人,让“降成本就是增工资”的思想在每个人心中铸牢。

 由于矸石坚硬、井下水质等问题,经常导致上井的锚杆钻机水路控制阀和升降阀堵塞或损坏,有时一个月需要维修十几台,这样算下来费用可不低,高生柱算在账上,疼在心里。他将报废设备阀门中的密封圈和密封垫拆下来和新的阀门配套使用,让无法修复的零件采用“拼决法”,使其“二次上岗”,继续发挥作用,一下就省出几个新阀门的费用,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图片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开支,班组建立了修旧利废“百宝库”,坚持将平时修理过程中拆卸下来的废旧零件进行再次分解,修好后分类堆放于货架,决不放过一颗螺丝,甚至一个垫片。大伙在高班长的带领下,纷纷当起了“鉴宝师”,将废旧阀门、螺栓修理、打磨、除锈后妥善保存重复利用,在班组内部营造了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围。

图片
善于思考 在“新”上求突破

 在日常维修工作中,高生柱整日与“红花”相伴,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幸福”的是一些常规记录、台账、卫生清理工作都不用他操心,而“痛苦”的是一些重体力活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井下上来的风动设备又脏又重,搬运起来特别困难。他深知“护花使者”不好当,于是创新研究出了“锚杆钻机搬运推车”,用来搬运沉重的锚杆钻机,节省了大量体力。

图片

 以往维修注浆泵时,他们需要用大锤、錾子等工具敲打、剔除内腔积满的注浆料,既费力又不安全,还有可能损坏注浆缸。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生柱与班组成员创新设计“气动注浆泵注浆缸清理装置”,利用风动力带动多齿旋转管转动,通过八角齿冲击注浆缸内腔达到清理的目的,不仅降低劳动强度,更加节省了大量人工费和生产成本。

图片

 不满足于现状,喜欢突发奇想,有创造力,勇于挑战新高度、新事物——这正是风动工具维修班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风气。近年来,他们依托矿“四全工程”,持续抓好“全员创新·岗位增效”这一主线,立足岗位实际“想法子”、“出点子”,多次在矿小改小革成果评选及创新创效竞赛活动中获奖,展现出一支能吃苦、能奉献、能创新、能增效的“拳头铁军”队伍形象,助力美好兴隆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